第76章 刘文静的评价
作品:《唐功(已改名:隋唐上将军)》 第77章 刘文静的评价
夜色下。
晋阳西城,刘文静的府邸里。
“现在整个晋阳城,都在笑话东城那个奋武尉!”
裴寂跪坐在木桌后,放下酒杯,轻声说道。
“这些时日,我也略有耳闻!”
刘文静咽下喉中美酒,放下酒杯后,望著一旁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女,给自己倒酒,隨后看向裴寂,笑了笑。
“不过,有一点,我与其他人想的不一样!”
刘文静说著。
裴寂闻言顿感好奇,抬起一只手,示意刘文静请继续说。
“潘长文、赵文恪,张平高等人,以及西城望族名门之人,他们都没有去东城看过,並不知晓那伏子厚的厉害之处!”
刘文静笑道,抚摸自己的长须。
“哦?厉害之处?”
裴寂听到刘文静的话,愈发好奇起来,带著疑惑的目光。
“那伏子厚可有何厉害之处?”
裴寂问道,隨即看著被侍女倒满的酒杯,双手抬起,与刘文静对饮。
一杯美酒下肚,裴寂放下酒杯后,便看向刘文静。
刘文静放下酒杯,沉吟片刻,这才看向裴寂。
“我曾去过东城,亲眼见到东城士卒唯令而行,毫无怨言!”
刘文静说话间,脑海里不由得浮现,在东城看到的场景。
“我还以为有什么!那奋武尉乃东城校尉,麾下伍卒,何人敢不从?”
裴寂忍不住笑起来摆手道,还以为什么事,不曾想刘文静说的是这个。
那伏子厚乃是当今皇帝赐封的奋武尉,受潘长文调令镇守东城,东城里面的士卒对於伏子厚的命令,自然是不敢不从,这有什么奇怪的。
“这正是潘长文,以及西城很多人,看不到的地方!”
刘文静听著裴寂的笑声,一反常態的摇头,看著裴寂止笑之后,这才继续说道。
“在西城,西城士卒对潘长文的敬畏,与东城將士对伏子厚的敬畏,大有不同!”
刘文静拿起座子上的筷子,將其分持双手,放下其一,置於桌边,过半悬空,用酒杯压住,指著酒杯告诉裴寂,此乃权势,又放下另一支筷子与木桌上,告诉裴寂,此乃爱戴。
“若是潘长文无权……”
刘文静拿起酒杯,隨著筷子滚落地面。
“便是万丈深渊!”
刘文静说完,看著侍女起身,去取一副新筷子,隨后目光看向裴寂。
裴寂默不做声,目光一直看著刘文静面前木桌上,另一支稳稳放置著的木筷。
气氛逐渐安静下来,许久,方才响起刘文静的声音。
“所有人都以为,那伏子厚此前在清河郡,大破张金称,乃是运气,但我近日观察,却敢篤定,那伏子厚,绝非一时好运那么简单!”
刘文静看著裴寂说道,这是他亲自去东城,仔细观察后,得出的结果。
而潘长文,以及晋阳其他官员,见到伏子厚服软,见到伏子厚的举动,皆在眼里瞧不起伏子厚,故而心里带著偏见,自然而然被蒙蔽双眼,反而不去看看东城。
这是刘文静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,刘文静善於观察。
“那你为何坐视东城之事,而不理?”
裴寂听到刘文静对那伏子厚有如此之高的评价,不由得皱起眉头,更为不解的看向刘文静。
既然看出伏子厚是大才,为何刘文静不去提醒一番,落个人情,日后也是有好处的。
“呵呵~!”
刘文静见到裴寂的疑惑,抬手抚摸长须,看著侍女送来一副崭新的筷子,饶有深意的看裴寂。
“两支筷子走不到一起,要之何用?”
刘文静反问道。
裴寂为之一愣,反应过来后,不由得笑起来,摇头看向刘文静,心里感慨当真不愧是刘文静。
这伏子厚与潘长文不对付,所以刘文静哪怕明知道伏子厚有些才能,也不会对伏子厚表现亲近,甚至提醒都不会提醒一声。
裴寂都不知道说刘文静什么才好,是老谋深算,还是太过趋利避害。
不过刘文静说得倒是没错,潘长文乃是晋阳守將,伏子厚仅仅是有才,是没有用的,必须要有潘长文才行,何况眼下……
最⊥新⊥小⊥说⊥在⊥⊥⊥首⊥发!
“纵有將才,此番怕也难逃一劫!”
裴寂轻轻摇头道。
“是啊!天下太多將才,但说到底,有才而无胜於庙堂,无异於脖颈悬剑!”
刘文静点点头,论伏子厚在东城的举动,若是没有奋武尉的头衔,若是换做晋阳以外的其他地方,都可以为人称道,不仅无错反而有功。
可惜啊!可惜!
想到那伏子厚,看到东城旧年失修,就单纯以一个將领的判断,不顾及朝堂,刘文静笑了笑,最终对著裴寂,做出自己的评价。
“这伏子厚,无韩信之才,却存韩信之疾啊!”
刘文静说完,隨即拿起木桌上的酒杯。
“此描述,倒是恰当!哈哈哈哈!”
裴寂听到刘文静描述那伏子厚,还没有韩信的才能,就有韩信的毛病,顿时忍不住笑起来。
看著也露出笑意的刘文静,裴寂带著少许醉意,拿起酒杯,与刘文静互相对饮。
深夜下。
隨著天色渐深,裴寂告辞离去,跪坐在木桌后的刘文静,也不由得愜意的休息著。
李氏带著侍女来到正堂內,收拾木桌上的残羹剩饭,看著丈夫。
“夫君,昔日那少年,倒是颇为不错,夫君不如帮帮他!”
李氏忍不住说道。
想起那日见到的少年,李氏很有好感,不知道为何,看著那少年郑重对著自己行礼的样子,还有看著自己的眼神,李氏总感觉,似乎那少年有话要对自己说,可又没有说出来。
“你一妇人懂什么!”
刘文静听到妻子的话,睁开眼睛,对著李氏,皱眉说道。
“別说那伏子厚与潘长文不对付,就是以那少年的心智,我们都要儘量不要与其往来,免得惹祸上身!”
刘文静让妻子收起心思,不要再提那少年的事情。
李氏看著丈夫的模样,轻轻嘆息一声,没有再说话丈夫的才华与能力,都在其他人之上,可却由於趋利避害的性格,让愿意帮助丈夫的人却很少。
李氏害怕有一天,当丈夫需要別人帮助的时候,除了裴寂会愿意帮助丈夫,其他人都会以丈夫的方式,同样这般对待丈夫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