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玩弄於股掌

作品:《大明首辅:山河鉴明录

    “阿嚏”,李乐知连打了两个喷嚏,揉揉鼻尖,不知道谁在骂自己?
    那日自己用海瑞的口吻写了两封信,送往北京,之后便如石沉大海。
    这几日清丈田亩之事暂停,李乐知无事可做,便同海瑞告了假,在家温书,今日閒来无事,翻阅《大明律》,心中却总觉不安。
    放下书卷,李乐知心中暗忖:高拱如今乃当朝次辅,位高权重,並且是个激进的改革派,若是知道了徐阶不肯退田之事,定会藉机发难,第一个拿徐阶开刀。
    高拱叫海瑞做这个应天巡抚,正是看中了他的刚直不阿,却未尝没有利用之意,海瑞一旦动手,高拱便可借势而为。
    当初自己看破高拱心思,力劝海瑞谨慎行事,却没料到海抚台不负眾望,竟真敢硬碰硬,欲將徐阶逼至绝境。
    海瑞此举虽勇,却难免树敌过多。
    徐阶绝不能倒。
    徐阶如果真的被海瑞弄倒了,高拱为平息徐阶朝中门生故旧的怒火,必会拿海瑞开刀,届时海瑞危矣,海瑞倒了,自己难免受到牵连。
    况且海瑞这种官员,如今不多了。
    所以自己需设法斡旋,既要保住徐阶,又不能让海瑞陷入险境。
    因此自己写给高拱的信很是费了一番心思,想方设法的叫高拱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,让他认同自己信中所定计策,同时他知以高拱这种大佬的性格,怎会甘心被自己牵著鼻子走?
    既然要打,他必然是要把徐阶一棍子打死。
    所以他写了第二封信。
    张居正能忍,这是眾所周知之事。
    初入仕途时,正值严嵩权倾朝野,张居正目睹严嵩党羽贪污横行,却选择闭口不言,甚至刻意保持中立姿態,这种“不站队”的隱忍,既避免成为严嵩的靶子,又未触怒清流集团,也为自己贏得了缓衝空间。
    成为徐阶弟子后,张居正虽参与倒严行动,但始终避免直接攻击严嵩本人,他將锋芒藏在徐阶身后(可能也是徐阶刻意保护他),以“代擬奏章”等幕后方式积累政治资本,既完成政治投名状,又不显山露水。
    因此,李乐知的第二封信內容,与给高拱的大同小异,只是在信的末尾,加了一句:“愿君深思,若救徐公,只需一忍。”
    张居正的隱忍之道才是此次成功关键。
    最后,更重要的一点,老朱家的血脉,传承至今,权谋之术早已深植骨髓。
    明朝十六位皇帝,逆反心理那都是根深蒂固。
    隆庆:你高拱想整死徐阶?我偏不!
    所以这次高拱必然在自己手上吃个大亏。
    李乐知心中暗爽,能把史书上的大佬玩弄於股掌之间,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。
    他还不知道张居正把他卖了个彻底。
    也不知道高拱此时正在北京望眼欲穿,欲把海瑞幕后之人斩於马下。
    正在胡思乱想著,李长远推门进屋。
    李乐知起身行礼“父亲。”
    李长远微微点头,沉声道:“这几日你闭门不出,可是清田之事遇到了什么难处?你可与为父道来。”
    李乐知轻笑道:“父亲放心,清田之事尚在掌控之中,秋闈在即,我这几日便与抚台大人告了假,在家专心备考。”
    李长远眉头微皱,到案边坐下,拿起桌上的《大明律》,翻阅几页,沉吟道:“为父听说那海刚峰亲到华亭清丈,令徐家限期交出所有田亩,可有此事?”
    “確有此事。”心说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了,又道:“抚台大人走时,我曾与抚台大人言明........”
    当下便把海瑞去华亭之前,自己与海瑞商定的事宜说了一遍。
    李长远心中震惊,这小子得了高人指点?
    又拿起桌上《大明律》翻来覆去的看,心说读书能读出这么多弯弯绕绕吗?
    老子当初读书读傻了?
    李长远心中震惊,面上却不露声色,微微点头道:“正该如此,徐阁老公忠体国,一生操劳国事,家中难免有宵小之徒仗势为恶,你此举,却也是全了徐府体面,徐家若知此事,定会心怀感激,至於那海瑞强令徐家交出全部田亩之事,却是与你无关。”
    父亲大人,您想的太主观了。
    李乐知苦笑道:“倾巢之下,焉有完卵?抚台大人如此做,我也不好说什么,一切静观其变吧。”
    李长远也不说话,就那么直直盯著李乐知看。
    你小子这几月所作所为,是静观其变的性子?
    李乐知捱不过父亲目光,只好无奈道:“抚台大人从华亭回来时,大发脾气,想向陛下弹劾徐阶,被我阻止.......”
    当下又把那两封信的事和盘托出.....
    李长远听完都麻了。
    手中《大明律》都快攥出水来。
    心中竟然生出一丝担忧,这小子这才多大?心思竟已如此深沉,將朝中重臣玩弄於股掌之间,竟还能隱隱操控一府巡抚(海瑞)的命运。
    这事的真相若是叫那高拱知晓,那还得了?
    “乐知,你这般行事,可曾想过后果?”
    李乐知抬头对上父亲的目光,语气坚定:“父亲,孩儿並非图权谋,只是不愿看到国事纷扰,影响百姓安寧。”
    顿了顿,“抚台大人是位好官,我不想他因此事......遭受不测。”
    李长远沉默片刻,最终缓缓点头。
    这小子现在跟个老妖精似的,自己还能说什么?
    李长远今日来就是要问李乐知清田之事,正事说完,父子二人便大眼瞪小眼,相对无言。
    见再无其他事,便要起身离去,李乐知却叫住父亲,拿出一篇写好的文章交给李长远,道:“父亲,明日將这篇文章呈给尚书大人,近日南京六部或有变动。”
    李长远接过细看,只见此文写的正是当今土地兼併的利弊,论点有力,可谓一针见血。
    李长远疑惑道:“这是......”
    李乐知笑道:“你儿子我写的那两封信,应是马上就有结果了,朝中不知会派哪位大员来处置此事,但想来定是支持清田的,父亲现在將这文章交予尚书大人,到时或会有些好处......”
    李长远:......
    你老子的前程用你安排吗?
    心中大感欣慰,却严肃道:“秋闈在即,你只需安心备考,勿要再想这些琐事。”
    说罢,將文章小心叠好,藏於怀中,扬长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