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7章 -淮扬菜的前世今生
作品:《美食:随机摆摊,顾客追我全国跑》 第787章 -淮扬菜的前世今生
如临大敌!慌得一批!
苏晟是侯大师排行第十二的徒弟,同样也是在业內很有名气的一位淮扬菜大师。
原本以为只是一场小打小闹的切,没想到这规模是越来越大,最后竟然闹到官媒一套亲自下场直播!
到时候得多少人观战?自己输了倒是无所谓,可师父的面子不就丟了?
“几位师兄,研究的怎么样了?那位王老板的视频网络上应该挺好找的吧?”
刚一下班,苏晟就迫不及待的在他他们师门群里询问起来。
他今天要接待一个大公司的庆功宴,所以下班要更晚一些,他的那些师兄已经研究了有一会儿魏大海是七师兄,看到苏晟的问题便回復道:“找是找到了一些,但是只有一个菊豆腐是咱们淮扬菜,单论这道菜的刀工来说,绝对不在咱们师兄弟之下。”
“以视频里展现出来的实力来说,跟咱们大概在伯仲之间,但是我刚才专门请教了一下师父,
师父说这位王老板的实力是一日一变,这些仅仅只能作为参考,没办法依次判断出他的极限。”六师兄高建国最后还发了一个苦笑的表情。
侯大师准备跟王凡对阵的徒弟,就是排名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二的五位,中间三位有比较重要的任务走不开。
苏晟知道自家老师今天也去排队了,连忙圈了一下他问道:
“师父,今天早上您应该又去排队了吧?这小笼包的味道如何?能看出他的实力水平吗?”
时间虽然有点晚,但候大师平时的时候睡觉就比较晚,这个时间还不算打扰。
仅仅片刻侯大师果然冒了个泡,但话里的內容却让等著答案的几位徒弟哭笑不得:“你们自求多福吧。”
“什么啊就自求多福,师父您別跟我们藏著掖著啊。”
“就是,你那些秘方都没给我们藏著,这事情上咋还拐起弯来了?”
“这意思总不会是他太强了,师父您怕实话实说打击我们吧?”
“师兄別开玩笑,咱们虽然还没有师父那么厉害,但怎么也不至於被人家降维打击吧?那岂不是得跟师父一个水平?”
对於这种说法,几位师兄弟明显是不认可不服气的,这不仅仅是打自己的脸,更是打他们师父的脸。
谁都知道侯大师教徒弟从不藏私,被人降维打击了那不就是说他们师父教的不行?
侯大师依旧没有正面回答:“反正你们就好好准备吧,千万不要有任何轻敌的想法,你们继续研究吧,我先睡觉去了。”
因为今天的反响实在是太好,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自己吃不到改良小笼包这件事,所以明天王凡那里依旧是做改良小笼包,侯大师就不准备去凑热闹了,这几天天天凌晨去排队,他的身体也有点吃不消,正好趁著这个机会补补觉。
然而就在几个师兄弟还在商量对策时,谁也没想到官媒一套竟然又放了个超级大招。
“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及各界人士:
为了回馈大家的支持与厚爱,也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观赛体验,原定於2025年6月21日下牛18
点整,在淮安体育馆举办的淮扬菜对决活动会如期举行。
但本次现场直播,我们將引入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超级人工智慧技术,对活动现场的光影效果与视听效果,进行全方位优化与升级改造,力求为广大参与者提供前所未有的、远超期待感的现场体验!无法到现场观赛的观眾,请同一时间锁定官媒一套观看。
诚挚期待您的光临、收看,让我们共裹科技盛举、智慧未来!
特此通知。”
嘶.—
这则公告一出,所有人都直接傻了眼。
“我擦王老板不愧是官媒最宠的男人,超级人工智慧都安排上了?”
“光影、视听效果,那岂不是发光料理不是梦?官方整活是吧?”
“我滴乖乖,我都不敢想到时候是什么场面—难不成跟看3d电影一样?”
“这一套下来可价格不菲啊,这钱谁出?”
“你没看人家之前公布的赞助商?500万一个,人家足足搞到20个!就算这套东西贵,租几天也不了那么多钱吧?”
“那岂不是比苏超的赞助费都高?他们也才300万一个。”
“不能这么比,主要这是世界首次这么大规模的比赛,关注度高也正常。”
“也对,以王老板的人气加上淮扬菜的江湖地位,还是世界首次,值点钱確实不意外。”
王凡也看到了这条公告,事实上他之前就已经知道,这么大的事情是必然要跟他提前商量的,
一起谈的还有他那堪称恐怖的出场费。
虽然没有想到就是几个厨师切技术,竟然能搞出那么大的阵仗,但他毕竟也是年轻人,对於超级人工智慧技术,能將普通的厨艺对决提升到什么程度,他也非常期待,所以很痛快的就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。
至於出场费他自然不会拒之门外,但也没想著自己去乱,他知道有一个不错的地方,可以让这笔钱的更有价值。
不过不得不说,阵仗升级以后,他的干劲也一下子拉到了顶格,全国各地同时关注的一场比赛,他相信那几位淮扬菜大师,也一定会用出浑身解数,拿出最好的状態。
厨艺这种东西,並不是说达到一个境界后就绝对不会出错,做出来的菜就一定会是自己的巔峰手艺。
淮扬菜本就精细,而越到金字塔顶部,对细节的要求就越变態。
就比如切菜,一秒一刀和一秒两刀、三刀看似没什么区別,但慢切出来的菜氧化酶活性更高,
风味物质流失的速度要比快刀快二三成。肉类细胞破损度,也会有百分之五以上的差距。
而这还不只是切菜,这是一次蝴蝶振翅,切菜慢一些就会导致下锅的时间延长,就会导致烹飪时间出现误差,最后反应到口味和口感上,就会出现明显的差距。
精通厨艺的偶尔会做出大师级水准的菜,其实就是因为各个步骤凑巧的达到了最合適的点。
王凡不知道对方几位厨师的最高水平,所以他一定要拿出自己最认真、最完美的状態。
不过—
“老板接一下资料,这是我刚刚匯总出来的对手信息,包括他们最擅长的內容、菜品、习惯,
幸亏几位大师在网上都挺活跃,要不然这些资料还真不好找。”
王凡有外掛。
除了做菜他没什么擅长的,系统一般也都是做菜相关的,但架不住他还有一个堪称人形系统的女朋友!
收集、归纳、分析信息,对王凡来说难如登天,但对卓倩倩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,再加上几位大师平时教东西是真不藏私,基本上就被卓倩倩摸了个底掉。
“厉害!那我先看看,等你过来了一定好好搞劳你。”
打开资料,里面详细的介绍了每位大师的信息,但王凡看著看著关注点就变了,不再是关注这些大师擅长的方向,而是学习他们分享的那些知识点,这让他对淮扬菜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,而这一看就直接看了个通宵。
今天是他在新杰糕点店的最后一天,但他今天基本上一句话都没说。
这些改良后的甜点本来就是要留在这里生根发芽的,如果自己不指挥就做不出来,那只能说明那些师傅根本就没学会。
姜新杰几人一开始有些紧张,习惯了按照王凡的要求去做,让他们再次回到自己做主的状態,
还真是有那么一点不適应。
好在都是混了十多年以上的老江湖,很快就稳住了自己的阵脚。
发麵、和馅、注入“一步一步执行的一丝不苟,当熟悉的味道涌入鼻底,王凡就知道到了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了。
王凡笑了笑悄然从后门离去,正在无比专注製作包子的师傅们,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是什么时候走的。
他不仅是出了甜品店,而是直接回了房车,一溜烟的就直奔淮安而去。
每一个菜系的出现、繁荣,都绝对离不开属地的滋养,如果做淮扬菜对决却没有去过淮安,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地方的人文、歷史,那他觉得做出来的菜也只能是无根浮萍。
无锡到淮安不远,满打满算也不过300公里,到了地方以后他也没有到处乱逛,停了一个比较安静的车位,就开始恶补相关知识。
而看到卓倩倩给他整理出来的资料后,他也不禁感嘆这个菜系的传奇。
“淮扬菜最早起源於春秋时期,当时的吴越之地物產丰饶,尤其水鲜更是品类繁多,《楚辞》
中就已记载楚国宫廷的淮扬风味菜餚维形。
等隋煬帝开凿大运河,扬州成为漕运、盐运中心,四方商贾云集,南北食材、技艺在此交匯,
催生了適应宴饮需求的精细化烹飪。
而这个菜系最厉害的一点,却是他的文化积淀极深。
李白“烟三月下扬州”,杜牧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,诗中淮扬一代饮食便已具盛名。
唐代《大业拾遗记》中记载的“缕金龙凤蟹”等宫廷菜,刀工与调味就已见精妙。
到了明清就更不得了,扬州盐商富甲天下,追求极致享受;“漕运总督府”、“江南河道总督署”驻节淮安,官厨体系成熟。富商显贵的宴饮文化使淮扬菜走向巔峰。
郑板桥、袁枚等文化名流参与品评、设计菜品,將诗书、绘画的意境融入烹飪。菜式讲究色、
香、味、形、器、境的统一。
袁枚《隨园食单》系统总结了江浙一带的烹飪法则,强调食材本味、因材施艺、火候精准,成为“文人菜”的理论基石。淮安“全鱔席”、扬州“三头宴”更是名震天下。”
卓倩倩的声音抑扬顿挫,依旧是那样的有画面感,王凡闭著眼睛听著的时候,彷佛都能看到当年的大商、大官对精细美食的追求。
“因为淮扬菜口味南北兼容、製作精细、清淡养生、適合眾口,1949年入选了开国第一宴,从此奠定其“国宴基准菜系”的至高地位。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淮扬菜出现了两个名称一一也就是文人菜』和国宴菜”。
淮扬菜不仅是味觉的享受,更是华夏“食不厌精”的匠心象徵以及“以和为美”的文化哲学在舌尖上的活態传承。
淮扬菜文化博物馆,是全球唯一以菜系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,系统展示淮帮菜演变史,实物模型还原运河宴场景,老板你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,另外『老侯家”市区老店的“软兜长鱼”淮安头牌,一定要去尝一尝,还有平桥镇的平桥豆腐,你就找那种当地老作坊就行,哦对了,『老侯家”就是跟你约战的侯大师开的,现在由他的大徒弟何鸿掌勺。”
听到这里王凡不禁笑了起来,没想到这世界竟然这么小,兜兜转转的摸到人家老巢来了。
卓倩倩无比充分的资料,让他对淮扬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,同时也打下了这个菜系的地基,
接下来的几天他就会好好逛一逛和扬州,彻底的將地基夯实。
他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淮扬菜文化博物馆。
淮扬菜文化博物馆的前身,是大盐商卢绍绪的住宅,占地面积约5000平米,这个博物馆是免费的,但需要提前预约,他是约的明天上午,今天正好好好的睡一觉。
对於博物馆的建筑王凡没怎么关注,他只注意到自从进了院门,鼻子底下就有一股混合著陈年豆酱香、新磨芝麻油与淡淡书卷气的复合气息。
地面led屏流淌著粼粼波光,仿佛踩在千年漕运的水脉之上。两侧高耸的灰砖墙嵌入巨幅漕运浮雕像,有縴夫躬身拉船的剪影,有堆满稻米的货舱,以及青瓷盘里颤巍巍的蟹粉汤包———
淮白鱼三吃、蟹粉八宝鸭、水晶虾仁、蓑衣黄瓜、文思豆腐等淮扬菜的模型,都摆放在各个展厅当中。
尤其是里面的实时影像投映地面,厨师运刀如飞,一块嫩豆腐瞬间化作5000银丝,在清汤中绽成菊盏的景象让他印象深刻。
这让他忽然想明白一点,难怪官媒一套敢直接上超级人工智慧技术,原来人家淮扬菜早就已经玩上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