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5章 -可恶啊,他竟然戴了防毒面罩!
作品:《美食:随机摆摊,顾客追我全国跑》 第825章 -可恶啊,他竟然戴了防毒面罩!
明天吃什么?
这个问题不仅食客们在想,王凡自己也在想。
“来个擂椒皮蛋吧老板?这几天吃的都是肉类,来个比较素的清清口,而且刚吃了一顿贵的,
擂椒皮蛋的价格也比较友好。”
卓倩倩的提议王凡觉得完全没有问题:“那行,那明天就做擂椒皮蛋。”
擂椒皮蛋这道菜,属於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凉菜,油辣咸鲜揉成一滩糊糊,属於家家必备的下饭神器。
而越是这样简单的菜,对王凡来说才越有挑战性。
“不过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,恐怕要好好的练一下才行。”
“你练你的,我去帮你更新动態。”
卓倩倩拿出手机,就將明天要做擂椒皮蛋的事情,发布到了王凡的微薄上面。
而王凡则是已经开始模擬各种食材,用什么样的最好。
同样价位的食材,却也有各自的特点,王凡就是要將这些食材独特的特点结合,製作出一道与眾不同的擂椒皮蛋。
第二天,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,同样排起来的大长队。
对於擂椒皮蛋这种刻在dina里的味道,当地人自然是充满期待,只是在看到王凡的选材后,很多人都已经皱起眉头。
“王老板用的这个应该是螺线椒不是螺丝椒吧?”
“对,肯定不是螺丝椒。”
“两种辣椒虽然只差一个字,但是味道、口感可是差了很多的,王老板不至於买错辣椒了吧?”
“辣椒可是这道菜的灵魂,选错了辣椒,这道菜已经失败了一半,王老板莫非要翻车?”
喜欢美食的很多都会自己做一手,更何况是隔三差五都要吃上一顿的菜,食材有什么变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。
王凡可以听到这些声音,但是他没有解释,他当然知道当地最喜欢用的是螺丝椒,但他今天的改良版本,螺丝椒才是最合適的。
螺线椒体態修长,直径均匀纤细,表皮相对薄韧,肉质层厚度適中,但纤维束排列更紧密纵向贯通。这种瘦长紧实的构造,更適合经歷他今天的製作过程。
而且螺线椒看似纤细却蕴藏惊人辣力。
因为体积小、肉壁薄,单位横截面上辣椒素、挥发性香气分布更密集高亢。
他的食材在身后摆了一地,食客们可以清晰的看到,一篓里装的是表皮细嫩,还裹著一些红泥的饱满新蒜。
旁边则是一堆皮蛋,颗颗外壳裹著厚厚松泥壳。
桌子上是一个大石擂钵,甚至可以说是个小型石日,石体呈深青色,显得幽深古朴。
旁边还放了一大盆新鲜的紫苏叶,根根茎秆挺拔,叶片舒张,浓郁的药草清香悄然瀰漫开,比辣椒气息更早地占据了鼻腔。
然而看清这一切的食客们却是有些呆愣一一这就没了?
“王老板的擂椒皮蛋,就用这些?
队伍里有食客小声嘀咕,语气藏不住一点失望。
昨天的食材那么高端,今天的却著实太普通,连点硬货都没有。
“食材就这么点,想要在味道上出挑可不容易啊。”
“王老板莫非就用这么简单的食材,也能做的比家里的好吃很多?”
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感觉有点费劲啊,而且辣椒还用错了,这个怕不是为了补偿咱们昨天的天价小炒黄牛肉?”
“你觉得是天价,我可不这么觉得,反正我对王老板有信心,就算是最简单的食材,他做出来的也绝对与眾不同。”
几位帮厨已经就位,王凡指著螺线椒说道:“辣椒蒂头不用剪。叶子,根茎都留著。”
几位帮厨也都是本地的,听到这话有些惊的看著王凡:“王老板,辣椒连根茎一起擂?那怎么吃?”
王凡笑了笑:“放心,照我说的做就行。”
说完他径直走向水槽,开始清洗那批带泥大蒜。
只是让食客和帮厨感觉奇怪的是,他洗得极为克制。
水流很缓,手指轻轻带过,只洗掉最鬆散的泥土颗粒,根须下和蒜瓣连接处那些带著泥土印记的缝隙,他几乎是没怎么动。
洗净的大蒜带著泥土的气息躺在沥水篮里,看的让人不明所以。
食材一样一样的准备好,王凡也就再次站到了火灶旁边。
炉眼轻响,一丛幽幽的蓝色火焰在王凡的猛火灶上燃烧起来。
王凡既没搬出厚铁锅,反而在猛火灶上放了一口蒸锅,这操作让食客们彻底摸不著头脑。
擂椒皮蛋不都是火烧或者油煸辣椒吗?蒸是做什么?
然而王凡已经开始製作,是不可能给他们解惑的。
他的动作行云流水,从篓中拿出处理好的螺线椒,看到他拿起来的这些,不少人眉头就又皱了起来。
他们现在的心里就一个想法一一如果面前做饭的这个不是王老板,我们南湖人的拳脚也未尝不利!
乱搞嘛!
你用螺线椒也就算了,你还不拿最水灵的,反而专门拿那些略显老韧、表皮微皱起的辣椒!
这是给谁上眼药水呢?!
“朋友,拉我一下,我怕我一个忍不住过去削王老板一顿。”
“我还想让別人拉我呢,这要不是王老板在做饭,我这一脚早就端他腰间盘突出上去了!”
“这么老的辣椒能好吃的了吗?”
食客窃窃私语时,王凡已经將辣椒放进蒸笼里,每一层都不塞满,確保蒸汽流畅。
灶火瞬间燎旺,蒸笼边缘快速涌出浓厚白气。
一股极其浓郁、霸道又鲜活的生辣气息裹著猛烈的水蒸气,迅速瀰漫到附近每一个人的鼻腔深处。
“咳咳咳!”猝不及防的食客们被呛得连连咳嗽,眼泪差点下来。这生椒的原始辣气,比什么干辣子熗锅可不知凶猛了多少倍。
南湖人確实能吃辣,但是这不代表他们闻到生辣的味道会不咳嗽。
“这算下马威咯?”
“还没开始擂就想要辣翻咱?”
“在吃到这一口擂椒皮蛋前,我是绝对不会离开—咳咳咳—“
仅仅蒸了三分钟,短到一些食客们还在揉眼晴抹鼻子適应的时候,王凡便已经迅疾的掀掉盖子热浪夹著辣椒素蒸汽再度扑面,仿佛给空气点了一把无形的火,
被蒸汽笼罩的螺线椒已变了模样,不再是油亮的鲜绿,表皮变成闷闷的橄欖绿,整体也软下来,连蒂头和保留的嫩叶都变得皱缩柔软。
就在这时,王凡飞速將软化的螺线椒倒入一个巨大的不锈钢盆里,接著抓过冰桶,把整桶冰块连带冰水对著热椒兜头淋下。
“啦!”
白气蒸腾发出有些刺耳的声音。
滚烫与极寒瞬间相撞,在剧烈的温度淬变下,青椒外皮与內部纤维猛地收缩绷紧,冰粒在暗绿的椒皮上跳动、融化。
食客们还没从这冰火交加的场面中回神,王凡已经走到那些带著泥土气息的大蒜旁。
他拿起一瓣未经剥皮的蒜,手腕看似隨意的一抖,那裹著紫色的乾枯薄衣,底部带著一点点泥痕的蒜瓣便落在了厚实的松木砧板上。
隨著砧板震动,菜刀落下!不是劈也不是压,而是“
“!!!”
沉重而极有韵律的锤击声响起,刀身宽阔,用的是刀根部位拍下。
声音沉闷结实,整个摊位似乎都在这奇特低沉的节奏中微微共振。
1、2、3!
精准的三次击打,力度刚猛节奏相同,但看似没区別,其实却每一次拍打都蕴藏著截然不同的微震。
一次垂直下压,击开蒜瓣硬壳;一次带旋转的劲道,震散粘连的纤维但不切碎;最后一次微妙的轻点,確保蒜瓣底部残留泥斑与肉结合部被完整分离。
原本硬挺饱满的蒜瓣,此刻像是化作一团温顺、边缘不规则的泥状物,在砧板上形成一滩白色粘稠、散发著辛辣活力的蒜泥。
空气中,蒜的刺激气息瞬间放大了好几倍,最关键的是那泥上星星点点未剥离乾净的带泥斑点,依旧牢牢的掛在那里。
接著王凡另外抓起一些未蒸的鲜螺线椒,和水灵灵的紫苏嫩叶,连同刚拍出的蒜泥团一起,投入了大擂钵中。
接著,他拿起了一根外形奇特的重木擂槌,
槌头並非常见的光滑圆钝,而是带著深刻交叉纹路。
“篤—.—篤篤——·噠噠噠噠!”
擂槌在钵中高速点触、刮磨、旋转,刚开始节奏清晰可辨,很快便如暴雨打芭蕉连成一片。
密集到让人有些心慌的撞击摩擦音,在大擂钵里疯狂暴走。
一股无法形容的、混合著强烈生辣椒、新鲜紫苏药草异香、生蒜爆裂式辛辣气味的味道,猛烈地破钵而出。
这气味仿佛带著实质的尖刺,扎眼刺鼻,瞬间覆盖了蒸椒留下的熟辣余韵。
站在前排的几个食客猛地向后一仰头,下意识捂住了鼻子,但泪腺还是瞬间失守,一串眼泪不可抑制的就流了出来!
“我敲,做菜就做菜,咋还能放毒呢?”
“好刺激的味道,啊我的眼晴—
“咱都这样了,王老板不得更难受?不行,让我出丑,我也得把他出丑的样子拍下来!”
刚才的蒸汽有些大,王凡站在那被水汽包裹,食客们都有点看不清楚他。
不过现在水汽已经散去,他们准备把王凡泪流满面的样子拍下来。
然而手机都已经拿了出来,一抬头却是直接呆住。
王凡是离得更近没错,但是他头上戴著防毒面具“不要脸!”
“来人吶!大家快看!王老板他竟然戴著防毒面具做饭!”
“天杀的熏的我眼泪都下来了!你告诉我你戴著防毒面具!!”
王凡没有听到食客们的控诉,他正从冰桶深处小心地拿出那些裹著厚厚松泥的皮蛋。蛋壳冰凉,带著冰水的湿润感,他用指尖细细剥开泥壳和里面那层灰暗的薄壳。
蛋体露出,呈现绝美的晶石冻状,在灯光下,晶莹剔透如琥珀玛瑙凝固,黑松针纹与金黄沥心在深处流淌缠绕,一股霸道又奇特的硷腥气息幽幽散开。
王凡手中菜刀闪著寒光,刀落蛋分。
“、、!”
三刀如电,皮蛋被斩成六瓣,中心那浓稠的黄金沥心微微颤动,似乎下一秒就要流泻而出。皮蛋的切口异常光滑,甚至泛著微弱的冷光。
此时,旁边蒸熟冰镇过的螺线椒也被捞起沥乾。
接著將所有配料,一起放入了一个盛满澄清鸡汤的低温小桶中,桶下甚至还垫著冰袋维持低温。
金黄的汤淹没青椒、皮蛋和带著星星泥土斑的蒜泥,三种气息在冷冽的鸡鲜汤底中缓慢渗透。
就连皮蛋刺鼻的硷腥气息逐渐融入鸡汤的醇厚,奇异地转化、沉淀。
狄仁杰伸长的脖子有些发僵了,他忍不住嘀咕道:“蒸辣椒我能想的通,保温味,冰淬让口感弹韧不烂糊,可这生熟捣碎两种的搞法,冰汤泡皮蛋蒜泥·-就完全看不懂了呀!”
不知过了多久,王凡终於再次拿起擂棒槌,槌头稳稳压入那堆混杂食材。
“嗡...
闷响从石钵內部透出,低沉悠长,一听就知道並非单纯的敲打声。
擂棒压下去后以一种奇特微妙的韵律旋转、研磨、提拉。
力道看似轻缓,却在持续的碾压式旋转,和短促高频垂直点压之间奇妙切换。
咔滋..—滋嗡噗滋.·
冰淬后保有筋骨的蒸熟椒条率先崩溃,粗糙纤维在石纹和木纹的重压下断裂、摊薄。
浓绿色的椒肉汁液渗出,金黄的唐心皮蛋开始像冰山融化。
金黄琥珀融化开,与浓绿的椒汁结合,玉白的蒜泥和点点泥星化入这片浑浊海洋,最后那点浓鸡汤油膏则提供了关键的乳化粘合剂。
“他竟然想让咱们吃土?”
“多少有点过份了啊!竟然到现在都没把土搞乾净。”
“咋的,这土是能加味道呀?”
“那个,我解释一下哈。”
卓倩倩清脆的声音忽然响起:“大蒜表层的泥斑,附著物並不是田里的脏污或者泥土,而是人工复合的类土壤生態层。其成分主要为硅藻土基体、玄武岩粉末、老坛酸水乾燥菌膜等。这里蓄积的褐色物质,是蒜瓣自身分泌的硫化物,与土壤腐植酸的自然络合物,如同天然发酵的风味原浆。”